百米级的小行星对地球构成的威胁其实是最大的,因为其具有两个特点:不易发现、破坏能力较大。由于其块头只有百米级,因此难以做到及时发现,2019OK小行星就是一个例子,发现后几个小时就抵达近地点,如果它的撞击概率达到100%,那么留给我们的预警时间只有几个小时。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栏目第999期 霍金生前指出能够摧毁文明的一种灾难就是小行星撞击,这些铁疙瘩在宇宙中飞来飞去,总是给人一种惊喜之感,由于其块头普遍不大,数米至数公里不等,且没有自身光源,因此很难跟踪。我们只能通过射电成像、利用某些小行星反照率较高的特点进行光学跟踪,但仍然会漏掉一些小行星。比如前些日子逼近地球的2019OK小行星,在今年7月25日才发现,过了几个小时就抵达近地点,也是相当艰险。
该小行星直径为100米左右,虽然块头不大,但撞上地球也是够呛,分分钟摧毁一个地区,如果撞击海洋,足以引发一次海啸。其能量估值大约为30颗广岛原子弹,能够摧毁数千平方公里的面积,因此破坏力是惊人的。9月14日,又有一颗小行星会准时光临地球附近,它的编号为2000QW7,直径比2019OK小行星更大,达到600米左右,略低于哈利法塔,但破坏力可不容小视。
只要其轨道达到1.3个天文单位之内,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近地天体。NASA近地天体中心的消息指出,2000QW7小行星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3万公里,由于其速度极快,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速度的平方将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值,因此小行星的能量巨大。
2000QW7小行星近地点大约有530万公里,相当于0.036个天文单位,这个距离是地月记录的13.87倍,可以说比其他小行星更加安全一些。2000QW7小行星上一次近距离接近地球是在2000年9月1日,这次接近地球是时隔19年之后再次抵近地球,根据科学家对它的轨道计算,预计在2038年10月19日将再次回归,近距离接近地球。头条独家的宇宙印象认为,百米级的小行星对地球构成的威胁其实是最大的,因为其具有两个特点:不易发现、破坏能力较大。由于其块头只有百米级,因此难以做到及时发现,2019OK小行星就是一个例子,发现后几个小时就抵达近地点,如果它的撞击概率达到100%,那么留给我们的预警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预警时间对于拦截弹道导弹而言都可能出现漏防,何况是从来没有拦截经验的小行星。百米级的小行星破坏能力虽然不及数公里以上的小行星,但足以摧毁一个地区,如果撞击海洋则会研发区域海啸,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数公里的小行星虽然威胁大,可摧毁整个地球文明,但其发现概率也更大,毕竟块头大,反照率也会相应得到提升。直径小于数十米的小行星难以观测和跟踪,但会在大气层中烧毁大部分,对地面的威胁有限,其威慑性也不是很高。
综上,我们应该防范的应该是百米级的小行星,2019OK小行星事件发生后给我们的影响是震撼的,有必要加强对小行星的发现和跟踪力度,同时开发小行星偏转技术,让撞击概率较大的小行星移出撞击轨道。宇宙印象为今日头条独家,其他均为假冒,转载均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