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AI已经能帮人类作曲了?
2019-09-21 13:41:51   来源:东方头条   

创造力是人类相比机器来说最大的优势和独特性所在吗?

在AlphaGo击败人类之后,曾有过一阵对人工智能和人类能力的讨论风潮。 当时的一种说法是,相比人工智能,人类的最大优势在创造力上面。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院长冯建峰和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邱江当时就曾撰文称: “模仿力和创造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就像动物能模仿、不能创造,人工智能同样也不具有创造性。人工智能只是按现成的程序来解决问题,而人类却拥有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和新途径的能力——即创造性。” 而其中常被拿来举例的就是艺术领域。

但很快,一些结合了AI的艺术作品就开始出现。 2018年10月25日,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幅由人工智能创作的名字叫《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画作最终以43.25万美元(人民币约301万元)的“天价”被拍卖。 画中,一位身穿黑色礼服的微胖男子,露出了白色的衣领,面部模糊不清,五官更是难以辨认。 在画作右下角有一个别样的签名,是一串长长的数学公式,这组公式其实就是创作时的实际算法。

为了让这幅画问世,开发者将1.5万张来自十四至二十世纪的经典画像输入进软件,使得软件能够理解肖像画作的画法规则,然后使用Google开发的“生成性对抗网络”(GAN)新算法,并在算法中增加了随机化模块,确保系统绘制出的每一幅画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电脑在做的仅仅只是模仿吧? 这算得上艺术创作吗? 认知神经科学家洛米·劳伦斯(Romy Lorenz)说,这要取决于我们如何来界定“创作”。 她认为,如果“创作”意味着发现全新的途径来解决问题,那么,人工智能早已做到这一点了,比如AlphaGo已经掌握了如何走新的棋步和应付对手的策略。

然而,如同上述科学家所提出的问题一样,艺术恐怕不仅只是依靠创意解决问题这么简单吧? 纽约大学计算机学教授朱利安·图格留斯(Julian Togelius)就说,如果完全没有人类的介入,只让电脑自行“创作”,结果总是非常单调枯燥。

今年3月为Google开发了AI模仿巴赫谱曲的AnnaHuang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拥有计算机科学和音乐作曲两种研究方向的Anna从小在香港长大,并在那里学会了弹奏古筝。 因此目前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Anna同时也是一位作曲家。

“从我作为作曲家的角度来看,音乐其实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一种表达感情和感受的方式。 我们希望无论作家也好、作曲家也好,他们能利用自己的文字和作品更好地对他的听众进行表达”,Anna说,“所以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给他们提供赋能的工具,让他们更直接地、更好地去把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表达出来。 ”

Anna对此已经做了自己的尝试。 今年3月,为纪念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诞辰334周年,Google上线了一款基于AI技术的巴赫诞辰纪念Doodle。 用户只需要在五线谱上点击一些音符,再点击“和声”(Harmonize),几秒之后Doodle背后的机器学习算法就会根据用户刚刚输入的旋律,生成一段巴赫风格的协奏小曲。 而其背后的技术正是Anna之前在Google Magenta团队时研究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

考虑到巴赫只有三百余首作品存世,Anna采用的训练方式是将一首完整音乐的某个部分抹除,让机器通过算法自己去推算出中间部分,再与原作对比,一点点矫正,直到最接近巴赫的风格。 如此一来,他们就将一段旋律从不同角度、以排列组合的方式衍变成了许多段旋律,这就解决了数据集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Anna发现了机器很有趣的地方。 她发觉某些在机器看来音乐性特别强的部分,在我们人类作曲家看来可能会觉得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机器这么强大的工具还会犯这样与乐理知识相冲突、甚至格格不入的错误? ”这也是她从中得到的收获——机器让我们从许多其他的角度来理解作曲这件事。

“如果是我们人类去学作曲的话,任何一个初学者都会先从巴赫的音乐去听、去模仿,因为它有很多规律和乐理包含在里面。 但是机器是非常有趣的载体,它不知道这么多的乐理知识,它是从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去揣测应该怎么来作曲,所以它会无意识地打破很多传统乐理上面条条框框的东西。 ”

通过这样的实验性探索,Anna发现,机器学习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化很多音乐的结构和特点,也许与人类有很好的协同机制。 “当我在作曲时卡在了某一个点上,机器学习可能会给我一些其他人是如何做的例子,或者帮我从更高的角度去发现可以如何在结构上做一些调整,从而从卡住的这一点走出来”,Anna对我解释道,“另外,机器学习也可以帮我们更快地去做一些实验性的创作,比如说可以更快让作曲家做出一个小样,或者很快地对某部分旋律进行调整,做更多的调整和尝试。 ”

当然,Anna也不认为她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让AI创作它自己的音乐作品,如她所说,她的目的还是想让机器帮助更多的人参与到音乐创作中来。

目前来看,一些艺术家也在尝试不同机器与艺术结合的方式。 同样是在近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张艺谋近几年着力打造的舞台作品《对话-寓言2047》的部分片段也进行了展演。 这部作品能参与到“人工智能大会”中来,就是因为其中加入了机械臂与人类舞者实时互动的场景。

在那个场景中,机械臂由简入繁,模仿舞者动作,舞者逐渐依赖机械臂; 当机械臂逐渐失去控制,舞者彷徨陷入困局,这时远处传来人声呼麦,古老的声乐形式与机械工业感的舞台呈现交相呼应。

回到最后,面对科技的不断发展,也许我们还是要追问自己: 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张艺谋对此的看法是: “科技飞速发展,甚至会改变所有的东西。 但最重要的是,人类永远会问我们自己: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我觉得这是最吸引我的。 ”

相关热词搜索:作曲 人类 AI

上一篇:黄金定制版iPhone 11 Pro出炉 明星专享
下一篇:最后一页

济宁知名律师   电话:0531-80961678
手机:18053115917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