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猎云
作者 | Kim
诗人诺埃尔·布莱克(Noel Black)周一发推说:“我想要一个约会应用,可以看到关于对方的一切数据。”这让我想起了时尚和文化评论家娜塔莎·斯塔格(Natasha Stagg)在新书中的一段话,她坦诚:“我想把我社交圈中的人数据组织化。尽管我们再没有见过面,但却像是见过面一样的。”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大学朋友,她把和她接吻过的男孩资料做成了一个电子表格。谷歌日历似乎也在发挥着类似的作用,提醒我接下来的约会日程。这里,不得不提到最近的“个人CRM”应用小热潮。
CRM代表的是“客户关系管理”,这类软件其实挺令人讨厌的。它在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开始流行,是一种跟踪单个客户、企业互动的方式、与客户系统地保持联系的一种工具。Salesforce、HubSpot都是CRM类软件,Mailchimp在其电子邮件营销服务中也包含了许多CRM功能。个人CRM的管理同样也是一个道理。
在“Y Combinator”孵化计划中,最近出现了一批这种类型的公司。Axios在八月就除了相关新闻,其标题是“初创公司的新领域:优化友谊”。实际上,目前已经有很多个人CRM应用,多到可能也需要一个电子表格来进行信息汇总。
Dex这款产品号称是“助你把熟人转变为盟友的工具。”Clay声称它是“大脑的延伸,能帮助您记住身边的人。”Hippo可以帮助你更新朋友的最新信息,每月只需1.49美元。Plum Contacts会提醒你去主动联系朋友。还有更多的类似产品,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把一些独立的数据点集合在一起其实并不是什么创新。“量化自我”的运动自2007年以来一直在发展,同时也在不断崩溃。人们试图将大脑转移到计算机上来的想法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都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量化会发生什么,所以这种行为仍然存在争议,但是,量化别人的信息仿佛就变得不同起来。所有这些应用基本都是在2018或2019年发布了它们的第一个版本,纷纷从应用商店中涌现出来。
从表面上看,它们仿佛模糊了生活和工作的边界,它像是一条病毒式传播的推文,其内容是关于现代生活如何可以过得像一个反乌托邦的数据库,您可以填写自己喜欢的任何名词,关于剥削、孤立和资本主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