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花一两千块钱购买一个智能手机,然后一年一换,三年时间也就是五六千块钱。用这五六千去购买苹果的高端机,用满三年再换新机,那么就能长久保持自己的高端机体验。这种说法跟“打工皇帝”唐骏,所坚持的“买房不入住酒店”,其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均具有参考价值,且充满颠覆性。更相似的是,唐骏没有料到房价的涨幅会如此惊人,果粉没想到苹果反会将粉丝一军。
苹果公司
自2017年开始,坊间就已经出现“苹果手机变慢了”的传闻。但因为其深入人心的运行速度,很快便被定义为其他品牌在试图“碰瓷”苹果,所以不了了之。但是在当年年底,有调查机构专门做了一份统计报告,并得出“苹果公司为了掩盖电池老化问题,故意降低iPhone运行速度以维持稳定”的结论。此报告一出,便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大量的果粉、吃瓜群众以及“受害者”参与到讨论之中。
苹果CEO库克
于是乎,苹果公司很快便做出了回应,并承认这一事实。但是海外消费者并不买账,认为明明换个电池可以解决的问题,常常致使不知情的消费者换一部苹果手机。于是乎,多地“揭竿而起”,法国消费者认为这是“强制报废”,向苹果公司提起刑事诉讼。韩国的消费者一如以往地团结,足有十八万以上的用户参与到诉讼之中。而美国本地也不例外,光是2018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就已经迎来了不下于十五次的集体诉讼。
苹果的又一家总部
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苹果公司提出了“降低换电池费用”的解决方案,并很快落实于全国各地,比如中国市场的换电池费用就从608元降到了218元。但是仍有一部分消费者不肯撤诉,他们坚决维护自己的“降速”知情权,并要求苹果公司为他们的损失作出赔偿。与此同时,美国知名银行巴克莱也对苹果公司的解决方案,作出了商业角度的负面点评:认为iPhone在2018年的出货量,将会减少1600万部左右,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会超过100亿。
排队的粉丝
顶着股市和消费者的双重压力,一般的品牌也许就怂了,但是苹果公司没有。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巴克莱银行的预测并没有在现实中应验,那些抵制的声音,在iphone新品发布会上的粉丝狂热面前,实在“人微言轻”了。观望的投资者看到这,也对苹果公司的股票进行了加注。本以为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但是2020年2月8日,法国的DGCCRF(法国竞争、消费和反欺诈总局)却称苹果公司败诉,并将作出2500万欧元(1.94亿元)补偿。
iPhone6
3月3日,36氪援引路透社消息称“苹果公司承认故意降速,并愿意向消费者支付最高5亿美金(34.85亿元)的和解费”。被和解的iphone包括:运行iOS 10.2.1 版本以上的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Plus,以及2017年12月21日之前运行iOS 11.2版本以上的Phone 7和iPhone 7Plus。每部手机可以获得25美元(174.29元)的赔偿,但仅限于美国用户。法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和解费相加,苹果公司大概要出36.79亿元,这并不是一笔小钱。于是笔者开始关心对于中国市场的赔偿,不过,尚未看到相关的报道。(李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