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无接触式生活,你上瘾了吗?
2020-03-11 13:26:35   来源:东方头条   

网课引爆笔记本电脑销售。在沙河口区一电子商城内,不少顾客在选购上网课所需的笔记本电脑设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吕文正 摄

2003年非典,刘强东把店铺搬到网上,马云创建淘宝。之后的十年里,电商开始强势崛起。此次疫情下,宅家防疫带火了“宅经济”,而随之产生和延伸出的配套产业链,也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买菜靠配送、看病靠问诊、上课靠直播、办公靠钉钉、健身也在线……

明明是90后、00后的天下,却因为疫情,让受众扩大再扩大,拉拢了几乎所有的年龄层。

家成为唯一的生活主场,手机成为连接一切的媒介,无接触式生活方式全面渗透到更多领域。逛街、电影、教育,甚至医疗、旅游、餐饮、娱乐,都在向线上转移。这场线上生活,无论技术上、方式上都开启了更深远的探索和全民大体验。未来,我们会否上瘾生活全面“云端”化,享受“人在家中坐,精神物质皆可得”的神仙体验呢?

/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程姝 /

“在线课堂”跑步登场遍地开花

在线课堂是支撑“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重要手段。随着疫情发展,全国各大中小学陆续决定延迟春季开学。教育部组织了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为高校学生疫情期间在线学习提供资源和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四频道推出《同上一堂课 直播课堂》,让教育资源第一次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均衡与共享。教育部门抽调出最优秀的教师进行网络授课,同时还将国家统一教学资源作为补充。没想到我们期盼多年的优质教育资源,因为这次疫情,通过网络实现了全国上下同频传播,让无数学生受益。

在线教育随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清华、北大等众多知名高校毫无保留地将线上课堂免费向社会开放,供大家学习。新东方、好未来、作业帮等,几乎所有在线教育企业都在争抢曝光率,通过开通免费课增加用户。

对于“在线课堂”方式比较满意的初中家长王女士说:“听课效果不错,老师授课质量很高。首先,孩子网络学习需要使用电子产品,但长时间使用眼睛疲劳过度,所以老师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挑重点讲干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数学一节课一般仅需20分钟,语文课也尽量控制在30分钟左右。另外,孩子目前上的所有网络课程均免费,疫情中孩子停课不停学,有计划有节奏有收获,还节省了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成本。”

从长远来看,这次无奈之下的网络教学加速了线上线下教学的最佳融合,提升了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数字化程度,也推动了均衡教育资源的愿景。

“线上医疗”

宅在家让线上问诊火了一把。战“疫”期间,国家号召大家尽量在家隔离,避免外出。在线咨询平台可以让患者在家享受到专业医生的帮助,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这使得在线医疗关注度有了大幅提高。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微医、阿里健康等10多家线上医疗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向大众科普疫情防控知识,并联动全国的医生、专家展开线上问诊、心理援助等行动,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寻医问药。

2月底,上海市首家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实体公立医疗机构——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贯众互联网医院迎来了正式开通后的首位患者。同时,该医院还成为当地首家实现线上脱卡支付的公立互联网医院,药品配送到家。不少上海市民表示,曾经用不来的线上诊疗,疫情期间派上了大用场,缓解了日常就诊需求,更舒缓了紧张焦虑的情绪。据悉,上海多家医疗机构均已着手申请互联网医院牌照。

在线诊疗在疫情期间为防控助力,足不出户就可视频就医,最大限度发挥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优势。很多公立医院也纷纷在公号上开启了网询平台,医生在线接待患者就医。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轮互联网医疗按下快进键,一旦政策突破后,在线诊疗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认可,最终必将会沉淀出一批可以面向广大家庭、互联网化程度更高、具有专业意见的线上医疗机构,对稀缺的医疗和诊疗资源起到有效分流作用。

“外卖生鲜”

如果说线上问诊是线上急救线,那么另一个行业则搭建了疫情期间的线下保障线。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为了防疫安全,诸多之前习惯前往线下超市和菜市场采购生鲜果蔬的消费者,转而成为生鲜电商平台的新用户,全民掀起网上“抢菜”潮。疫情期间,为满足人们对外卖、生鲜的需求,美团外卖、饿了么、盒马鲜生、京东到家等平台春节期间外卖服务集体在线,为被迫宅生活的百姓雪中送炭。有人说生鲜平台在疫情期间的反应速度和表现可圈可点,让一些濒临倒闭的生鲜电商脱颖而出“原地复活”了,巨大的需求刺激销售暴涨。

市民黄女士说,疫情期间我们全家一日三餐基本都是通过各生鲜外卖平台解决。为了不出门就能顺利抢到新鲜蔬菜水果,她下了三个买菜的APP。前一天用手机在电商平台上下单,第二天在约定的时间等配送员送货,然后到小区大门口取生鲜蔬菜。疫情期间他们已经养成了用外卖生鲜果蔬的习惯。

这些平台之所以能够反应迅速,源于此前积累的大数据和将线上服务、线下体验、物流结合的新零售模式的搭建。生鲜配送行业之前发展遇到的一个最大瓶颈就是消费习惯,特别是中老年人,对于买菜这件事更习惯于去菜市场。而这次疫情又让这部分消费者对线上买菜有了全新的体验,渐渐接受了这种新型业态带来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的转变。

“远程办公”

近日,智能移动办公平台阿里钉钉发布数据称:春节后开工几天内,已有超过200万的企业组织在线进行健康信息管理,近1亿人每天通过阿里钉钉健康打卡功能向单位“报平安”,约2亿人在该平台上办公、开视频会议。自疫情暴发以来,线上办公软件和口罩一样,成为了这段时期企业和员工的刚需。随着复工来临,“云办公”“云会议”更成为企业复工标配。

刘先生在大连软件园一家日企从事程序开发工作。复工以来,应公司要求居家办公,他便把日常工作搬到了家里。“现在我都习惯在家办公了,早上8时30分通过钉钉打卡上班,下午5时30分打卡下班,与往常无异,只不过打卡地点变成了家里,还节省了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因为工作内容大部分也是在线上完成的,所以受工作地点影响较小。”刘先生说,自公司复工后,他便一直保持线上办公的状态。遇到需要讨论的问题,他会和同事们发起会议直播,还可以在线同步演示文档。据悉,很多企业还运用共享文档,让员工线上填报健康状况、订餐信息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代技术和数字化工作方式让人们不用去办公室也能完成很多工作,办公方式将更加自由,同时也会进一步推动办公空间的更新,办公室的概念将更为模糊,从传统办公室、写字楼,到酒店、书店、咖啡厅、客厅,所有场所都有可能成为办公室,而你只需要一台电脑,甚至一部手机。

“健身直播”

疫情期间,健身品牌Keep推出春节解压健康计划、假期运动直播等活动,还联合每日瑜伽、露露柠檬等10余家运动品牌推出全网联动运动直播,进行一站式的运动课程分享。为了更好地与女性用户互动,Keep还与李佳琦合作推出语音加油包,用户可以随时居家健身,并听着“OMG、太完美了、跑它”等魔性语音。

同时,由于大多数健身房都在线下,疫情期间门店无法营业面临危机。与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合作录播短视频、开展运动直播、推出一对一教学……多家健身机构通过形式多样的“云健身”求得一线生机。而经历疫情,全民对健身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以前枯燥无趣全是基础动作指导的在线健身已成为历史,如今有气氛、有互动的健身直播正在更新大众的运动方式。

“这么多天宅在家,老爸老妈和12岁的儿子都闷坏了。爸妈用抖音,儿子则打开了Keep,开通账号关注主播点击收藏,每天和爸爸一起跟着练;我在线上购买了一对一瑜伽体验课。这样,我们全家都动了起来。”崔女士说。

遍地开花的健身直播,折射出经历疫情后全民强健体质意识的增强,这必然会给健身行业带来更大的空间。长期来看,无论线下还是线上,健身行业的需求都将呈上升趋势。

相关热词搜索:上瘾 接触 生活

上一篇:5.4寸新iPhone曝光:苹果A13处理器加持!
下一篇:最后一页

济宁知名律师   电话:0531-80961678
手机:18053115917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